台灣宣教士在巴西土地上豎立祈禱之手
走進巴西慕義教會,一座如「祈禱之手」的建築映入眼簾,這不僅是一座教堂,更是一段信仰傳承與堅持的見證。鄭國卿牧師分享,他的父親鄭昭穎長老曾帶領弟兄姊妹在這片土地上胼手胝足,一磚一瓦地建造慕義教會目前的教堂。
慕義教會的第一任牧師是鄭牧師的外祖父—許有才牧師,第二任牧師則是許有才牧師的兒子許輝世牧師。建堂時,鄭牧師的父親極力與其配搭,而鄭牧師不只是如今站在講台上講道,在過去更是親手搬運建材參與建造,與弟兄姊妹一起經歷神的奇蹟與恩典。
這片土地,原本並不完整,然而,因著會眾對神家的熱愛,許多會友一同參與奉獻,使教會的疆界得以擴張,成為今日寬廣的福音基地。如今,這座象徵「禱告之手」的教堂巍然矗立,成為信仰堅定的標誌,它不僅是敬拜的地方,更是見證神如何透過人的擺上與順服,使不可能成為可能。
承載記憶 信仰的延續與挑戰
時光流轉,曾經見證慕義教會歷史的家庭,如今僅剩不到十戶仍留在這片土地。許多早期會友已移居美國或其他城市發展,然而,他們所留下的不只是建築物,更是一份需要傳承的信仰資產。當長輩們分享著過去的神蹟與見證,那些故事彷彿刻印在土地上,提醒後人這片土地曾因信心而建立,未來更需要信心去延續。
信仰與產業的傳承並非理所當然,而是需要更多年輕人願意承接使命,繼續走宣揚福音這條道路。當人事更迭環境變遷,這座教堂不只是過去的記憶,更應該成為未來的希望。如今的挑戰,是如何將這份信仰的熱忱傳遞給新一代,讓這份屬靈產業不只是歷史的光榮,而是未來的動力。
在祢沒有難成的事
當晚與陳長老和 Enna 分享他們生命的故事。Enna 近來因帕金森症壓迫神經影響行動,面對即將進行的檢查與可能的手術,她心中充滿掙扎與不安。然而,她仍選擇信靠神,禱告盼望神蹟臨到,讓她能夠不需手術就得醫治。她的信心令人動容,也讓我再次思考在我們看來困難的事,在神面前沒有難成的。
隔天清晨醒來,一首旋律縈繞心間——「在祢沒有難成的事」。這首歌回應了我的禱告,也提醒我,這趟旅程,每一步都在神的掌管之中。無論是建造教堂、承接信仰傳承,還是個人生命的突破,神都已經預備好道路,只要我們願意順服、願意禱告。
當我再次望向這座遠在巴西由台灣宣教士所建立的「祈禱之手」教堂,我確信,這雙手不僅象徵每一位愛主的台灣傳道人的奉獻,更是神大能的記號,告訴我們——在祂,凡事都可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