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用上帝的眼光愛祂所愛的人
地上沒有人的愛是完美的,但我們有個愛我們的完美天父。在約拿書裡面我們看到,人有條件的愛和上帝有憐憫公義的愛是完全的不一樣。解經家對約拿書有許多不同的理解,然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上帝要約拿做的事他偏不去完成,在面對被魚吞到腹中又吐在旱地上的曲折過程中,上帝再次吩咐約拿最終不情不願地去執行。
◎ 《不怕!先走再說》 新書預購,所有銷售收入都將奉獻給神的家,邀請一起來參與支持>> 新書預購網址
約拿書為何如此大膽逃避上帝的旨意呢?即便是預言神將拯救色列的大先知,身為理當敬畏上帝的先知職分,他知道上帝託付他所說的話有能力所做的事有份量,然而為何他一直與上帝做對呢?
約拿知道上帝對世人的美善,但他不願向尼尼微城傳講福音,是因為他深知尼尼微城是一個作惡多端的城市。於是他以自己的觀點來決定尼尼微城的人不配得到天父的愛,因此他不願意對他們傳講救贖的福音。在約拿之前以色列歷史中,先知只對自己國家的百姓與君王傳講神的話語,但他承接一個新的挑戰,那就是對以色列以外的外邦人傳講上帝救恩,約拿就以個人的意念,做了一個和上帝命令完全相反的決定。
他逃避上帝,往尼尼微城相反方向逃離,在海上遇到大風浪,讓不認識上帝的船上百姓在驚恐中心生對造物主的敬畏。約拿知道有人因他喪命醒悟過來,將自己拋入海裡,上帝安排了一條大魚吞吃了約拿並讓他在魚腹中三日三夜。我們都知道,當時在魚腹中的約拿並未真正悔改。
我們看到上帝愛惜約拿的生命,即使約拿在魚腹中仍敵擋上帝的心意,但他是位愛上帝的人,心中盼望重返以色列往昔的榮耀,而不是去拯威迫害自己國家的敵國。從魚腹中被吐出的約拿,只願花一日在尼尼微城停留宣告,然而因尼尼微城的民眾因悔改讓耶和華收回被毀滅的審判,這事讓約拿大大不悅。約拿只看到罪惡滿貫的民眾因悔改就蒙神憐憫免去滅城的危難,但在一百三十年後的那鴻書,記載了尼尼微城仍因惡行依舊被神傾覆。
上帝是有恩典、有憐憫的 神,不輕易發怒,有豐盛的慈愛;上帝也是不以有罪為無罪的主。亞述人和尼尼微城因自己罪行滅亡,北國以色列也是因著不悔改而被上帝審判。不論是亞述或是以色列,都是因為犯罪且定意抵擋上帝救贖而滅亡。
我們常會以上帝的角度決定那個人值得被愛或不值得被愛,只想做我認同想做的事,雖然敬畏神卻又常在神要我們行的事上心存忤逆,這樣的矛盾心態值得我們深思檢討,並且回顧我們在教會生活裡,表面看似完美但我們心中是否誠實,這一切只有神知道。
約拿的故事是否能讓我們反思,我們是否用錯力氣去抵擋上帝對我們的愛?是否因上帝的教導而真實悔改?是否願意忠心順服而不是交差了事?在約拿書中我們看見一位愛世人的神,不僅僅愛惜城裡上萬百姓婦孺,更不願平白犧牲裡頭的牲畜。
這讓我想起賈艾梅宣教士的故事。這位有一雙棕色眼睛的北愛爾蘭人,這當地都是藍色眼睛的居民中是特別的,沒想到這是上帝為她日後在印度事工所預備的。她前去南印度拯救因貧窮淪為廟妓成為祭典犧牲品的孩童,她心裡愛這些孩子,在南印度成立杜那瓦團契,全心收容照顧這些孩子,呼召更多人一起來拯救這些無辜孩童。一位歐洲人卻將一生奉獻給這些亞洲孩子,她之前所寫的三十幾本書的版費收入仍舊在幫助這一群孩子。她的書中常提醒我們,事工中遇到的困難讓她學習到要用基督的愛來愛這些孩子。賈艾梅即已不在世上,但神透過她事工的恩典持續服事更多的孩子,讓這份愛繼續流傳下去。
其中一本詩集 《若》,裡面寫到:
『若在服事主的團契中,我竭力吸引某個朋友與我特別親密,以致其他的人有被遺棄的感覺;若我的友誼不是吸引其他人更深加入團契,而是吝嗇狹窄的,那我就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。若人的稱讚叫我得意,人的責備叫我沮喪;若我不能在被誤解中安息而不為自己辯解;若我喜歡被愛多於付出愛,被服事多於服事人,那我就還是絲毫不懂加略山的愛。』
何西阿書裡說到人的良善,像是早晨的甘露轉眼就消散,約拿書裡顯示人只選擇愛自己所愛,這些都不是天父所喜悅的。讓我們禱告,反省我們常不自覺選擇有條件的愛,祈求上帝的愛恢復我們,特別是讓親子關係中父親轉向兒女、兒女轉向父親這樣特別的祝福。在世代紛亂的局勢下常有人命紙薄的感嘆,但我們的神不是這樣看待我們,祂在乎每一個人,在乎世人明白這份無條件的愛。
讓我們學習用上帝的眼光,愛祂要我們愛的人;用順服上帝的心,去順服祂要我們服事的人。
◎ 若您遇到任何生命中的困難需惠蘭牧師代禱,歡迎透過email聯絡惠蘭牧師 >> patriciawu3927@gmail.com